歐文.威爾許(Irvine Weish)--《猜火車》 在一九九三年出《猜火車》一書裡,他將蘇格蘭嗑藥青年獨特的人生目標介紹給全世界,並由名導演尼爾丹就是夜訪吸血鬼的導演改編影而為世人所知,歐文威爾許,這個新銳作家的名字,似乎便和吸毒、暴力或酗酒者結下不解,曾入圍布克獎擅長描寫底層生活的百態,《酸臭之屋》是他的最新力作中文版。

 

《猜火車》一片榮獲第四十九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1996年出品

  導 演:丹尼‧博伊爾

  主 演:伊萬‧麥格雷戈

  凱文‧麥凱迪

  凱莉‧麥克唐納

  ‧第四十九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一九九六年英國最具時代活力的影片

‧      對當代青年產生巨大影響的十大影片之一

‧       

  《猜火車》又名《迷幻列車》,僅用了49天就拍攝完成,是一部成本為250萬美金的小製作影片。本片描述了蘇格蘭愛丁堡一群吸毒青年垃圾式的生活現狀,其冷靜的喻諷口吻,真實的敘述態度,貫穿始終的黑色幽默感及充滿現代感的聲畫處理使之成為另類影片中的經典。影片對吸食海洛因而產生的快感進行了極為細緻的描述,同時片中所充斥的墮落情緒及所表現出的價值觀和自我意識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關注和爭論,因而影片一出爐便成為輿論的焦點。

  「猜火車」本是一種遊戲,指無所事事的人在火車經過的地方,即興打賭猜測下一班火車經過的時刻和目的地,借此打發時間。影片以此為名意義深遠,當火車狂嘯過站時,不知要將主人公們的命運載往何方。影片呈現給觀眾的是蘇格蘭愛丁堡文化的一個最真實的面貌,青少年們或許會在其中獲得共鳴,並能從中確定自己存在的位置。影片所反映的社會現實,以及它所流露出的冷漠、無政府狀態、非主流群落對主流社會的抵制與反抗,給了在常態社會中生活的人們極強的衝擊。

 

  “選擇生活,選擇工作,選擇職業,選擇家庭。選擇他媽的一個大電視。選擇洗衣機,汽車,雷射唱機,電動開罐機。選擇健康,低卡裏路,低糖。選擇固定利率房貸。選擇起點,選擇朋友,選擇運動服和皮箱。選擇一套他媽的三件套西裝。……選擇DIY,在一個星期天早上,他媽的搞不清自己是誰。選擇在沙發上看無聊透頂的節目,往口裏塞垃圾食物。選擇腐朽,由你精子造出取代你的自私小鬼,可以說是最無恥的事了。選擇你的未來,你的生活。但我幹嘛要做?我選擇不要生活,我選擇其他。理由呢?沒有理由。只要有海洛因,還要什麼理由?”

  馬克和他的一幫狐朋狗友選擇了海洛因,他們在最骯髒的角落裏過著最墮落的生活,吸毒、酗酒、搶劫、性交……這就是《猜火車》表像貫穿的情節,也是幾年來它一直倍受爭議的原因所在,你要麼為它如癡如醉,要麼對它切齒痛恨,很少有中間派存在。影片明顯地運用了反傳統拍攝手法來突出其叛逆精神,很極端地提出了年輕人如何選擇生活的問題,被評為對當代青年產生巨大影響的十大影片之一。那眩目的鏡頭和婁·瑞德、伊基·鮑普的搖滾樂不啻為一劑迷幻藥,我們眼直勾勾盯著螢幕,身臨其境,當馬克的針頭扎入皮下組織,我們以為那白色的化學物質是融入了自己的血液;當一夥人搶劫後在路上狂奔,我們覺得是自己的心臟在劇烈地跳動。幾乎每一個場景都可稱得上是一部精緻而出人意表的濃縮短片:

鏡頭一:馬克戒毒
  在《卡門幻想曲》第二樂章的伴奏下,馬克把自己關在一間大門釘死的房間裏,四壁空空,一副超現實主義的勁頭。早已準備好的番茄湯、香草冰淇淋、色情雜誌……顯示出他已是個戒毒老手,而大提琴輕佻、戲的滑音則暗示著一場鬧劇的開始。熬過戒毒帶來的便秘痛苦,他闖入全蘇格蘭最衰的廁所,鴉片丸不慎掉進便池,他一頭扎入其中找尋,裏面竟有如海洋般別有洞天。這樣的場景恐怕只有庫斯圖裏卡才能超越。


  鏡頭二:雙面黛安

  馬克在酒吧裏急欲釋放他久被海洛因抑制的性慾,一眼看中了性感迷人的女郎黛安。兩人在黛安處激情勃發。然而第二天清晨醒來,馬克才發現與自己共進早餐的不是黛安所說的室友,卻是她的父母。這時身後的房門打開,他轉過身去,看見了與昨夜迥然不同的黛安,面前的是個身著校服、甜甜笑著的十六歲清純少女。相信第一次看到此處的觀眾心中的驚駭不會比我們的馬克少。


  鏡頭三:吸毒過量

  Lou Reed冰冷而憂鬱的“Perfect Day”裏,昏迷的馬克被拉進了醫院,躺在床上他不斷被可怕的幻覺侵擾。一會兒是黛安頑皮地唱著歌,一會兒是斯普德戴著手銬腳鐐坐在監獄的鐵門上。房頂上死去的嬰兒爬著向他逼近,床榻上有嚴重暴力傾向的貝比鑽進了他的被窩。馬克在一個接一個的夢魘中掙扎,發出恐怖的叫喊。


  如果這只是一部一味渲染青年墮落的影片,也就該看完扔進垃圾箱算了,但是並沒有那麼簡單。每一次看,我都被一種沉重的哀傷抓住,在這些年輕人放浪形骸的背後,我聽到他們在痛苦地掙扎和絕望地叫喊。以馬克為代表的青年並非因渾噩而誤入歧途,他們應該算是自覺的吸毒者,以此來回避面對現實生活中種種令人厭煩的問題。對青春的肆意揮霍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他們憤怒卻無可奈何的發泄,不願重復父母那樣刻板的生活軌跡,又找不到自己切實想往的道路,他們感到自己就像蘇格蘭大地一樣,被全世界遺棄。這可能是成長必經的心理過程,我們明明知道自己早晚會和千萬人一樣過活,卻怎麼也不願相信這是真的,差別僅在於我們沒有勇氣像馬克那樣用青春做最後的反抗。


  最後馬克背叛了朋友,也就是背叛了放蕩的青年生活,選擇了代表平庸而正常的大多數人的價值取向。這是否意味著導演對主流社會的最終妥協?他匯入了模糊的人群之中,與沒有面孔的人們融為一體、消失不見了,因為他破爛不堪的青春時代已告一段落,這是他的幸運,也是悲哀。

 1996年最令青少年感動,甚至讓放浪形骸、孤苦無依的那一部分痛哭流涕的一部電影

  以備受爭議的價值觀和自我意識的體現展示著現代青年夢魘般的自我放逐的生活狀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ang Michel 的頭像
    Kang Michel

    Ganyedes

    Kang Mich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